鲁秀琼(Joanna Lu),有超过25年的时间任职于全球知名的品牌企业,包括作为前可口可乐中国、韩国及蒙古区CMO首席市场营销官。两年多前,她正式加入全球性咨询公司香港六和资料大全,担任全球专家合伙人,专注于消费品行业和卓越营销领域的深耕。作为一名拥有丰富多国经验的职场老兵,她为何选择从单个企业的高层决策者,转身成为多家消费企业背后的智囊军师?又为何在一个动荡与不确定性并存的颠覆性时代,愿意花时间与精力来培养一代又一代本土人才?
Joanna说,她乐意做品牌的陪跑者,享受每天穿行于“平行宇宙”,和一群最聪明的人,聊最有趣的天,解最难的题。带着难能可贵的热情和火焰,用谦卑的态度和空杯心态,她敢行更敢言,因为她对品牌充满了情怀。过去的两年多,她有机会服务于多个跨国品牌、本地民企、为不同大厂平台梳理商业化策略。也和很多创始人深度讨论,在混沌发布课程和行业论坛发声。此次M360独家访谈Joanna,聆听她分享如何回归人性洞察原点,跨越商业平行宇宙。
不设自限,跨界卓越——回归人性洞察原点
Joanna 在复旦大学主修的是生物物理学,毕业后她先是进入联合利华,在服务的十年间领导并制定多个品牌及旗下不同品类的中国市场增长战略。2006年,她加入可口可乐,在就职的15年间历经全球多个市场营销重要领导岗位。2021年,她加入香港六和资料大全,专注于消费品行业和卓越营销领域的战略咨询。
“从生物到营销到咨询,乍看上去是跨界,但本质都离不开有深度的洞察。” Joanna 坦言,她的职业生涯自始至终有条主线:真正地去理解消费者人性的本质,关注对人性本质的洞察,也包括对生命模式上的整个人性的洞察。
在深度洞察的基础上,去探究怎样做好一道创造题,能够真正去找到一些与时俱进,甚至是能够引领这个时代的一种新的顶层设计,再思考怎样让它变成落地可行的方案,所以对她而言,这是一套具有一致性的闭环思考,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体。
“咨询行业带来的广度是无可比拟的,一手的访谈中我们听到的问题很多,但抽丝剥茧后,你会发现终极问题可能只有一个。找对终极问题,定义清晰路径,这些都基于对人性的深度洞察和对生意的正确判断。”
“经验知识化,知识体系化,不做拿着锤子找钉子的人。”在Joanna身上,我们看到大企业实战经验和咨询公司结构化思考碰撞后的深度融合和升华。有些人喜欢一个个挑战的新鲜感,另一些人则更享受参悟一个新的理念所带来的愉悦。Joanna无疑是后者。
被问及如何去认知真正问题,Joanna向年轻职场人推荐“点线面体”战略定位思考:
线的深析:反复地问5个WHY,能够从表面的现象找到问题的本质,从单一的活动找到规律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观察一个事件的时候,不要上来就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学会问问题,重复问5次,直到你找到其根本原因。
面的整合:整合不同维度的观点,塑造对事物整体的感性把握成为了构想力和创造力的核心。少以偏盖全,多用思维导图找到真正的蓝图。
体的格局: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思维方式,一种以终为始的终局思维闭环,一种汇集各种错综复杂散点到有机结合体系的能力,一种面向未知的试错勇气。真正的大神,往往都可以在点、线、面、体之间切换自如。
点线面体是思维深度逐步升级的一套完整逻辑体系,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往往都是点线结合的思考,随着时间和经验累积后就可以提升到面体的结合。但非常推荐在职业初期就尝试着把点线面体结合起来,即便高度不够,但养成这种良好的思维模式将会大大提升对事情的分析和解构能力,依次进阶,慢慢修炼成为大神。
升维思考,降维行动——跨越商业平行宇宙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我非常幸运在大企业大品牌大格局里看到很多。但到了贝恩之后,看问题的角度又不一样了。从大外企到大民企再到创始人,我有机会与不同行业的CEO、CXO、业内专家去聊,可以看到不同行业中的相似性和不同点,去找到一些都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感觉自己像穿越了平行宇宙。”
对于“升维思考”,Joanna进一步解释道:过去在外企,大家会用一些相似性的思维模式去解题,然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很相似。面对同一道题,民企常常会用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思路,有的时候反而能够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同样对于民企和新一代创始人而言,在1~10或是10~100的发展中,外企多年来积累打磨出来的成熟大企业的整体性思考,对整个企业的构建体系,这些对于民企来讲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作为专家顾问,能看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风格的创始人、CEO之间,其实有非常多的共性的问题,但是也有非常多不同的思考可以互相借鉴。
对于“降维行动”,是真正坚持长期地陪伴企业管理者,站在行业高度,打开视野,以结果为导向,思考落地解决方案。由此循环往复,不断解决难题,挑战新征程。Joanna认为,外企和民企之间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比如,民企应该学习外企的体系化打法,怎样从人治转向法治。而外企需要向民企学习更为敏捷的打法。“我有时候会说服客户尝试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会议放到一起开,因为我深深觉得只有穿越平行宇宙的人,才能知道两者间有这么多彼此可以学习的地方,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她提到,民企和外企也会遇到很多相似的问题,比如代际培养和沟通,民企的创二代与外企的中坚力量培养,都是很重要的课题。当今中国消费市场的底层逻辑在飞速变化,有些东西会消逝,在更多变化中要找到不变的,什么是企业核心的DNA这是不变的。
真北团队,重视结果——追求为客户赢得实效
在贝恩的两年多时间里,Joanna比过去忙得更有意义了。她不仅专注于在项目中以专家合伙人的身份服务客户,还活跃在各大行业论坛上与大家分享各类干货。熟悉她的人都惊叹于她能够不断保持学习,自我迭代的能力。Joanna则表示,她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首先是理念共通,前面讲的结果导向和长期陪伴,以及同事间开放相处的氛围,这些都让我很感同身受。做咨询行业,大家都有改变行业和解决问题的情怀,这让我很感动。”她说,与同事们在一起会讨论很多问题,每当她有了一个新的思考,便邀请感兴趣的同事一起加入。尽管很忙,同事们依然会挤出个人时间主动参与,帮忙收集信息、做研究。“
每个人都怀着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念,希望能够真正帮助行业去改变一点事情。在贝恩,我们讲提交给客户的是结果,而不是报告(Results, not reports)。追求实事求是,即便有时“忠言逆耳”;强调实用性建议,注重如何付诸实践。这是一种非常向上的心态和文化,让我很喜欢贝恩。
Joanna说,有些事情不仅靠企业单独去思考和发声,要适当运用一些第三方的视角和行业视角同时布局,才能找到更好的角度帮助整个行业增长。2021-2023年,Joanna连续三年担任了亚太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食品行业盛会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大会主席,在她的带领下,FBIF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声,鼓励行业巨头和崛起新秀互相学习借鉴,探索新增量;共同直面至暗时刻,打造穿越周期的定力;以中国消费者的新生活标准,驱动食品饮料行业重构与价值再创。
“过去品牌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现在更多是共谋增量的关系,大家需要在一个增量的时代,找到消费者为核心的增量,协同去找到行业真正前进的方向。贝恩也是一样,我们希望能够一起为这个时代和这个行业去尽一些微薄之力。”
在职业路上做自己——立功、立人、立言
“我一直在路上做自己:立功、立人、立言。前10年为品牌‘立功’,拿得起是一份责任;中间的15年为行业‘立人’,担得起是一种担当;希望在下一个10年,能为中国营销‘立言’,留下的是一点情怀。
立功,就是带团队,打硬仗,得功劳。很荣幸在最初的十年,也是外企的黄金时期,我在整个体系里去打了一些硬仗,身经百战、历经千坑,有幸参与了多个10亿美金品牌的塑造与重生。
立人,还记得我在韩国做CEO时,我的领导问我是否知道自己的legacy是什么?他告诉我,最重要的KPI是对本土团队的代际培养。今天非常欣慰地看到,曾经与我并肩作战的队友们,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营销精英,见证了超过15位各行各业CMO的成长。如今身在咨询行业,希望能为更多有热情的中国年轻一代职场人提供经验分享,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立言,希望在下一个十年,能为行业变革发展和共同进步留下更多有意义的研究。无论是从整个消费品的增长模式,还是从整个数字化时代的营销模式,时代在发生巨变。前面提到的“回归人性洞察原点,跨越商业平行宇宙”,是一种深入的思考和行动教育,希望能够帮到更多行业内的企业回到原点思考,共同推动行业提升以人为本的商业和社会价值。这三年咨询行业的实践中,也有机会和很多创始人和大公司CXO们深度交流,并进一步反思升华成混沌学园的课程和整个行业分享。同时,与王赛博士合著的《品牌双螺旋》一书即将推出,期待带来更多深度行业交流。
一个乘法领导者的人物侧写
访谈尾声,我请Joanna给到年轻职场人一些寄语,她说她很喜欢一本书,从十年前初阅至今还在反复读,中文译名叫《乘法领导者》:领悟领导力,做自己的领导者,做企业的领导者,做行业的领导者。她推荐给所有人读一读。
1.乘法领导者有充分的幽默感,幽默可以加强人际关系、减轻压力并增加同理心。这样的人能够利用幽默创造舒适感,帮助他人释放才能,开启一个成长和成功的良性循环。
2.乘法领导者能够创造出一个独特且高度激励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都参与思考。他们善于营造一种既舒适又紧张的氛围,能够消除恐惧提供安全感,促进他人大胆思考。
3.乘法领导者提倡所有人都参与讨论,通过严格的辩论推动明智的决策。他们创造一个需要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去思考的紧张环境,从而做出人们理解并能够有效执行的决策。
4.乘法领导者对事 “高标准、严要求”,对人则人情味十足。
5.乘法领导者从不吝惜表扬下属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态度,他们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具体的、公开的,绝非空洞的。他们能够与其他企业分享最佳实践,让同行了解自己的进步,推动行业之间的学习与合作。
放眼未来,Joanna希望自己可以保持探索未知的好奇,破圈融合底层的逻辑,梳理深度学习的体系,重新修炼内心的强大,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帮助行业打破天花板,从共融、共担,走向共促、共进。内心有光,自在从容。如此,才是最好的成长。